工会
首页|工会概况|文件汇编|教代会|医疗福利|先进园地|社团协会|下载专区|视频点播
当前位置: 首页>>教代会>>正文
宁波工程学院七届三次教代会工作报告
2018-01-30  

抢抓机遇 拉高标杆 聚焦重点 精准施策

努力提升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

——在宁波工程学院七届三次教代会上的工作报告

吕忠达

(2018年1月27日)

各位代表:

我代表学校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予以审议,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报告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总结回顾2017年学校工作,二是分析学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是提出2018年学校的工作要点。

一、深化改革,真抓实干,学校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2017年是学校深化改革之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历次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坚持走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之路,通过聚焦目标、深化改革、提升水平,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依法治校,完成巡视整改工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实施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2016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名第八,省级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和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双双实现突破,校地合作进一步深化,服务地方能力进一步提升,校园安全平稳无事故,学校各项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一)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事业发展

1.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落实“三会一课”、基层党组织生活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制订《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培训会。完成党费与党建活动经费额度下拨,建立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发展学生党员465名,教工党员3名。

2.贯彻落实全国、省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召开全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争创市级文明校园。加强师德教育,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组织“最美宁工人”评选。加强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组织向王波同学学习的系列活动,开展启航论坛、亲情教育等活动。组织第十一期青马工程班、第八期新晋力量研习营、第八期宣传骨干培训班。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班教学比例达到70%。成功申报市思政社科基地。

3.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组织中心组学习9次、党建工作专题辅导10场,将每周五下午定为教职工政治业务学习日。完成第53期、5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和第12期学生党员培训。组织12场“宁工大讲堂”。出台并实施《“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管理办法》。推进校园人文景观建设,完成新校史馆建设。出版校报10期,在浙江教育报、宁波日报等媒体发表报道百余篇。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领域动态分析研判,全年舆情总体平稳。

4.加强干部工作统筹谋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严格干部队伍管理,出台《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中层干部日常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等文件,提任正处级干部7名,副处级干部11名,新增处级后备干部51名。加大干部教育培养力度,组织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培训会,选派12人参加省市各类干部培训、3人参加国内外进修、8人挂职锻炼。

5.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加强纪委工作力量,在二级党委设立二级纪委。按时保质完成巡视整改任务,巩固巡视整改成果。完善二级学院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修订《宁波工程学院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作风建设,建立了校领导联系基层“六个一”制度和二级党组织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四个一”制度。建立新提任干部诺廉制度,加强警示教育,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制定《宁波工程学院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审计实施办法》、《宁波工程学院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内审,落实审计整改。妥善处理问题线索和举报3件,各级各类信访51件。

6.协助省委统战部做好7名无党派人士认定工作。发展民主党派党员3名。2人分别当选九三学社和民进省委委员,1人任民盟市委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二)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成效显著

1.在省教育厅首次分类考核教学多科型院校中名列第二,2016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全省本科院校中名列第八,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完成2016年度绩效评价报告,宁波市对我校的评价为优秀。机械学院/汽车学院入选市第二批试点特色学院。召开省应用型本科第一届联盟理事长会议,发布联盟2017-2018年工作计划。承办3期省应用型高校师资培训班。

2.完成8个学院26个专业校内专业评估工作。建环专业通过专业认证,推进土木工程专业和化工专业整改工作及经管学院ACBSP认证工作,计科和电信2个专业认证申请得到受理。获批省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4个,完成3个新增专业的学士学位点申请。

3.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出台《宁波工程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系统推进OBE教育范式,出台《关于制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性意见》,制订并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相继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双导师模式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推进行业企业专家进课堂,全年共有151门课程校企合作授课。申报省市精品开放课程9门,立项建设市慕课课程6门、校级课堂教学设计与创新项目15项、校级精品开放课程9门,617门课程采用小班化教学。完成省教育厅教学巡查整改工作的中期检查。开展每周一次课堂教学专项巡查。

4.完成省市校各级教育教学研究类80项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完成105项课题的结题工作。立项培育14个教育教学成果培育项目。2项课题入选“十三五”市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获省应用型师资优秀教学案例2项、省翻转课堂优秀案例1项、省新形态教材立项4部、市教科规划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

5.组织开展第三届“阳光体育节”活动。获省大学生男子足球赛B组冠军,蝉联市大学生篮球联赛男子冠军和女子冠军。1名教师入选国家木球队教练组,2名学生入选木球国家男队。学生体测抽测合格率在全省高校排名第八。组织7场全校性高雅艺术活动。全年开设17门艺术类公选课,在省大学生艺术节大赛中,话剧节目和书法篆刻作品捧回一等奖。

(三)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迈上新台阶

1.分层、分类推进省一流学科、校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获批省级院士工作站,并通过国家科协组织的院士工作站国家认证。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组建市岩土工程学会,我校成为理事长单位。新增一市级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杭州湾校区建设汽车振动噪声研究所和CAE设计研究中心。

2.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13项。建交学院、电信学院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材化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马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全年科研经费到帐5428万元,其中横向4749万元,较2016年增加400余万元。

3.与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进展良好,11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名博士后出站。新增联培研究生30名,目前在校研究生共65名。

4.承办中国国际烯烃及聚烯烃大会,荣膺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单位。稳步提升学报质量,出版发行4期学报,发表论文98篇,其中有基金支持的论文75篇,学报影响力指数排名居全省第12位。

(四)人才工作切实加强

1.完善第六轮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实行业绩分值固定、不封顶、不保底方案。修订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突出按需设岗、分类评价、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完成2017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

2.总结升本以来人才政策与实效,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新增省15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培养人员3名、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9名、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市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培养人员20名。新聘特设岗教授1名、王宽诚青年学者1名。学校获评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

3.现有专任教师792人,其中高级职称340人、博士309人,中青年教师成为专任教师主体。制定《宁波工程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44.7%。

4.制定《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组织国家级教学名师系列讲座、优秀教师教学示范课等活动。38人次获王宽诚教育基金项目访问学者、王宽诚育才奖、郁氏奖学金项目、公派访学项目等资助。15人通过助讲培养考核,21人通过新一轮第三批青年骨干教师期满考核。组织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获省二等奖2人和优秀组织奖。

(五)学生工作硕果累累

1.规范学生管理,修订规章制度16项。扩大资助面,资助学生4000余人次,发放资助金额900余万元。学务系统上线运行。加强心理咨询工作,开展谈话咨询1300余人次,有效化解危机事件9件。完成崇本书院和阳明书院建设。选拔第二批学生校长助理43名,组织提案交流会。

2.明确“规划考核在学校,组织实施由学院,咨询服务到专业”的招生工作新机制,所有专业满计划录取,招收本科生3557名,录取一段(一本)分数线学生167名,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率为97.96%,签约率95.33%,寒门学子100%就业。毕业生考研上线373人,上线率11.38%,录取人数为305人,录取率为9.28%。

3.召开第十五次团代会,完成校团委换届。2名教师分别当选共青团宁波市第十八届委员会副书记(兼职)、委员。校学生会当选浙江省学联第九次代表大会主席团单位。完成班团一体化改革。承办2017年市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出征仪式。基层团组织项目获得2017年度市青年创业创新项目立项。

4.学生科研项目立项116项,其中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5项,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31项。学生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篇,获得各类专利授权 52项。组织学生参加近70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其中A类竞赛获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70项,较2016年增长7.59%;B类竞赛省级以上获奖共计738项,较2016年增长79.13%。实现省大学生“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突破。承办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浙江赛区选拔赛和省大学生财会信息化竞赛。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率及教师指导率均超过40%。

5.制订《宁波工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学院创客空间—学校创业孵化基地—社会创业园区的三级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基本形成,构建“必修—选修—辅修—3+1试点班”递进式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开展13期创业半月谈,举办2期创业技能培训,受训人数超过1000人次。成功申报市大学生创业培训示范基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业比赛,在长三角应用型本科院校联盟互联网+创业大赛和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与创新应用大赛中荣获特等奖。新增校内创业导师21名,增聘22名校外创业导师。

6.以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为抓手,提高辅导员理论与工作水平,1人获省赛一等奖和华东赛区三等奖。选送21人次参与专业培训,3人取得职业规划师证书,4人取得执业咨询师证书。

(六)国际交流合作与服务地方工作成绩斐然

1.推进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会计学专业省示范性中外合作候选办学项目建设。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的信科专业正式招生。稳步推进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的合作办学工作。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签订《3+2本硕联合培养项目协议书》。

2.接待了30余批190多人次国(境)外团组来访,与13所国(境)外高校缔结友好合作协议。完成本校30多批50余人次团组出访的报批等工作,选拔168名学生赴国(境)外交换学习。全年在校外国留学生262名,其中学历留学生168名,聘任外国文教专家14名。承办2017宁波国际大学生节闭幕式晚会。启动与格林纳达孔子课堂师生交换交流工作。

3.推动教育部规建中心与省教育厅签署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与教育部规建中心、市教育局共建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和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2017年政校共建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宁波物联网学院等。由市外国专家局委托我校建立的市中东欧国家引智工作站正式揭牌。“海蓝宝”获评省级众创空间,成功申报省创业园示范基地。首批“双百工程”22名教师取得阶段性成果,21名教师入选第二批“双百工程”。

4.探索合作办学模式,全省共设函授站16家,继教学院招生2792人,培训约20260人次,组织鉴定、考试约 57250人次(科次)。与市委组织部共建的市志愿者学院培训志愿者2300多人次。以全市第一的成绩通过自考全日制助学教育教学综合评估。驾校完成学员招生4686名、从业资格上岗培训1638名、教练员培训506名,获得全国文明诚信示范驾培机构称号。

(七)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推动实施产教融合工程一期项目,优化建设方案,完成土建工程投资4220万元、设备投资4880万元。产教融合工程二期项目完成申报。

2.完成风华校区一期、二期一阶段项目消防合格验收及不动产权登记工作。完成杭州湾校区一期项目消防合格验收。做好二期二阶段项目的维保工作,完成资产、设备的培训、验收和移交工作。完成教师公寓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的中间结构验收。完成二期二阶段污水净化方案优化设计与改造。完成化工安全实训中心的立项报批、建筑规划许可证申领及施工许可证窗口备案。

3.新增教学科研设备值6000万元。完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项目申报。强化实验室安全管理,制订《宁波工程学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试行)》等制度,实验室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加强设备入库管理工作,制定《宁波工程学院低值易耗品、办公用品管理办法》。

4.加强文献资源建设,新增纸质图书4.52万册、电子图书4.8万册(种),订购纸质报刊约800种、各类数据库26个、电子期刊4万余种,图书外借量超过5万册,数字资源检索下载超过2000万篇次。图书馆实现常年开馆,日均进馆5000人次,研修室等场地设备预约使用3.1万人次。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开展“四位一体”阅读推广活动。完成原宁波交通技校档案的进馆工作,通过市档案馆验收。获评市2016年度优秀史志年报资料报送单位。

5.完成风华校区学生公寓“三网融合”建设。推进移动校园建设,完成1平台、2中心、10个应用的开发工作。开展校园一卡通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修订《宁波工程学院网络与信息技术安全管理办法》。全年累计为师生提供1250余次网络与信息化服务。

(八)各项管理与保障工作坚强有力

1.推进学校章程实施,完成升本以来规章制度的合章性审查。推进校院两级管理,贯彻执行两级管理办法。开展规章制度废改立工作,新制定(修订)69项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工作,制定《宁波工程学院信息公开指南》和《宁波工程学院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加强合同管理,推进月报制度,基本实现网上审批全覆盖。

2.争取到中央支持地方专项建设资金1200万元,落实先进制造业培训平台、杭州湾汽车学院调概资金4545万元,落实产教融合项目市级财政配套支持政策。加强预算工作,坚持负面清单管理和关键指标控制,预算总执行率为94.42%。修订《宁波工程学院财务报销及审批管理办法》、《宁波工程学院采购与招投标管理办法》、《宁波工程学院创收收入管理办法》。开展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初步完成《宁波工程学院风险评估报告》。建设完成网上报销系统。

3.后勤管理改革稳步推进,制订10余项配套制度,引进物业公司参与校园的综合管理。组织5次食品安全大检查。通过建设节能监控平台、后勤保修平台和改造水电设施,深化节约型校园建设。完成年度房产、土地、资产清查工作。

4.资产公司全年完成7批次24个租赁招标任务。完成六频道合作的清产核资工作、五千年公司资产评估和撤股协议工作、南苑石油联营合同终结和土地租赁合同实施工作。

5.召开全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签订安全责任书。完成十九大、世界互联网大会护航安保工作。修订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开展校园交通秩序整治工作。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及演练活动40余项。完成校卫队改革,实现平稳过渡、减员增效。学校保持省4A级平安校园和市五星级治安安全单位的称号,保卫处获评全市先进保卫组织。

6.成立鄞州校友分会、镇海校友分会、慈溪校友分会和人艺学院校友分会。开展校友系列活动,完成百名杰出校友事迹采访与编写工作。基金会签订叶傅教学楼冠名、崇本基金设立等捐赠协议10份,协议资金690余万,全年到账资金375.9万,争取到政府配套资金647.5万。完成100余次资助,公益支出270余万。

7.完善校院两级教代会制度,召开七届二次教代会,制定《宁波工程学院二级学院教代会实施细则》。承办全市高校离退休工作会议。开展岗位立功活动,1人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2人分获省师德先进个人和家庭事业兼顾型先进教师称号。组织教职工体检、疗休养和文体社团活动,开展暖心工程,发放困难补助金17万元。出台《宁波工程学院教职工申诉处理办法》,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稳步提升教职工收入,全年增加人员工资性开支2093万元。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学校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工作一线的广大教职工,向一如既往支持学校改革发展的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拉高标杆,抓住机遇,奋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迈向新征程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同志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我们使命神圣,任重道远,既要分析形势,拉高标杆,抓住机遇谋发展,也要居安思危,直面不足,扬长补短促发展。

我们正面临着高等教育分类发展、国家层面深化产教融合的大好机遇。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明显成效,新经济、新业态伴随着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蓬勃发展,高等教育随之进入分类发展的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入关键阶段。这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形势。2017年12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将产教融合上升为国家教育改革和人才开发整体制度安排,贯穿于整个教育体系,相信产教融合必将成为未来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机制之一。我校作为全国百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意味着站到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沿,由此进入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第一方队。我们凭什么突破天花板?2017年12月25日《宁波日报》头版报道里三句话:“凭的是我们一如既往地坚持办学节奏与宁波需求同频,科研论文写在车间和工地,不断为宁波充实有生力量”。这就是我们应用型办学的优秀传统,是我们以“应用型高校全国试点与示范”的高标准开启新一轮发展的底气所在。

我们正处于宁波实现“名城名都”建设良好开局的大好形势之中。根据政府工作报告 ,2017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850亿元,增长7.6%,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规上工业增长值、利税分别超过3000亿元、2000亿元,“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获省政府批复,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货物吞吐量超10亿元的港口,荣获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2018年,宁波将积极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抓,推进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四大建设”,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产教融合水平。宁波平稳健康、蒸蒸日上的发展环境,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等一系列推动创新发展的举措,为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服务能力、反哺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和更多的机遇。同志们,有作为才有地位,我们同样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与名都俱进,和名城共荣,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校!

我们自身即将迎来一系列挑战。2018年,学校将迎接教育部审核评估和2个专业的专业认证专家进校检查。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是我国高等教育五位一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是规范办学和专业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向社会展示办学实力和专业水平的重要平台。审核评估事关学校有没有资格办学,是一次“以评促建”的机会,也是一场“用自己的尺子测量自己”的大考验,必须高标准严要求,确保万无一失通过评估,并且做到亮点纷呈特色突出。专业认证是学校积极应对宁波智能制造对新工科人才需求、培养国际等质工程师人才的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我们已经走在了全市乃至全省的前列,目前已有4个专业通过认证,今年又有2个专业要迎接专家进校检查,2个专业正在准备认证申请,形势一片大好。但在以往的评估工作中存在着顶层设计不精、材料准备不细、工作配合不顺、整改提高不力、奖惩制度不明等问题,我们要针对以上问题,做好详细工作计划,确保专业建设工程有效开展。

2018年,学校将迎接全面建设产教融合工程的大挑战,继续推进一期建设,启动二期建设。我校产教融合工程整体上存在重硬件轻软件的问题,同时由于受学科专业差异、目标定位、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实训平台的建设水平与学校产教融合工程整体建设目标有差距,各实训中心的建设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效果有待提高。我们必须打响“产教融合”这一国字头金字招牌,既要保质保量完成土建工程和设备投资,更要加强内涵建设,将最终成效落到提高育人质量这一根本上来。

2020年,学校将迎接新一轮申硕大挑战。虽然去年在申硕工作中遭遇挫折,但是我们要保持信心,砥砺前进,争取在“十三五”末成功拿下硕士点。围绕新一轮申硕工作要求,我们要清醒看到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和教学成果奖贫乏、高层次人才紧缺、高水平平台不多、科研与教学单兵作战情况突出、争大项目出大成果的意识和能力不强等问题是我们申硕路上最大的挡路石,也是阻碍学校事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所在。我们要根据申硕专业的发展亟需,查漏补缺,加强团队建设,全力冲刺省部级以上奖项,提高科研与教学能力,提升办学水平。

同志们,打铁必须自身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我们要看到以下不足之处:学校基层党组织活力还不够凸显,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责任和压力传导机制还需进一步完善;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培养不力、工作职责不明、积极性不高,学校缺乏对基层教学组织的工作指导培训和有效管理;部分干部存在“守摊子”的思想,干部抓落实求创新的精气神还需提振,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效性还不够理想,专业骨干型干部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我们要进一步筑牢基层建设,激发基层组织活力,打造宁工干部铁军,形成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努力提升应用型本科办学水平

2018年是学校精准建设之年。今年学校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地走在应用型建设道路上,围绕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团队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五项重中之重工作,通过拉高标杆、抓住机遇、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努力把学校各项事业推向新的高度,创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一)精准建设五项重中之重工作

同志们,2018年要围绕重中之重工作,迅速把工作重心从“做什么”转到“怎么做”上来,要一门心思干事业,精准施策抓落实,重点工作重点突破。

1.以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为抓手,加强专业建设

一是做好规划、明确职责,制定《任务分解表》和《工作进程表》,明确各项任务的责任人与工作要求,明确各项工作的时间节点。二是加强监督、全面检查,学校组成专家组对教学档案、设施设备、校园环境、教风学风等开展专项检查,保证各项工作不留死角。三是重视材料、反复锤炼,通过《自评报告》四稿撰写、佐证材料三轮收集和状态数据统筹上报,高质量完成审核评估各类材料;借力校外专家做好计科、电信2个专业的认证《自评报告》和机制、汽服2个专业的认证申请书撰写工作。四是全面配合、高效迎评,集全校之力有序做好各类专家进校考察的配合工作,保证评估和认证工作顺利开展。五是以评促建、落实整改,组织专家督查2017年校内专业评估整改工作落实情况;及时整理专家进校后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督查已通过认证专业的整改落实情况。六是设计制度、奖惩分明,制定《审核评估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学校划拨专项资金在年底对审核评估工作进行考核奖励;继续实施《专业认证管理办法》,对参加专业认证的专业学校在资源分配、政策扶持等方面进行倾斜,对通过专业认证的专业进行奖励。通过以上举措,以较好的成绩通过审核评估,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复评、计科与电信2个专业通过认证、ACBSP商学院认证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争取至少1个专业的认证申请得到受理。

2.以内涵建设和硬件建设为抓手,推进产教融合工程建设

一是加强内涵建设。开展产教融合改革试点,推进4个工业中心的建设,开展综合效益中期评估,发挥产教融合平台的育人功能。突出各学院/实验平台重要主体作用,将产教融合工程融入教学科研实践各环节,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形成校院两级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在校企合作育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国际合作平台搭建等多方面推进内涵建设:深化“引企入教”,支持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完善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制度,在课程教学、实践环节推进校企合作育人,增加校企合作授课数和毕业设计双导师指导数量,吸引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实训基地,规范实习基地建设;支持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推动与企业合作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鼓励将企业生产一线实际需求作为教师研究选题重要来源,加快基础研究成果向产业技术转化;参与配合“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探索构建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国际合作网络,做好中东欧教育合作特色平台、中东欧引智工作站和中东欧科技文化中心建设。二是推进硬件建设,保质保量完成设备与土建工程年度实施任务,完成国家及宁波市项目库编报工作。通过以上举措,加强产教融合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促进应用型高校建设水平再上新台阶。

3.以培育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团队为抓手,加强团队建设

一是强化顶层规划与设计,出台团队建设实施方案,在全校遴选6-8个科研创新团队和教学创新团队,学校划拨专项奖励经费用于团队培育。二是启动创新团队建设,以重点特色学科建设为基础,以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奖项为目标,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建团队,在人才引进、绩效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和重点支持。三是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争取实现高层次人才项目。发挥学校与学院联动引才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多方面、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水平学科与教学带头人。创新团队引才政策在名额、要求、待遇及聘用方式上形成特区,实行高标准、高待遇、高要求,三年聘期未完成任务目标即解除合同,支持新进博士专心投入研究工作,尽快融入团队,促进快速成长。四是重视和加强团队项目申报和建设工作,明确申报具体要求和时间节点,切实做好组织保障,扭转项目重申报轻建设的现象,加强对团队项目建设的过程监管与结题验收工作。五是未列入校级层面重点扶持的团队,二级学院应参照学校做法,找准标杆,加以支持,明确其发展方向。通过以上举措,使我校的学术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科学研究成果更加丰富,承担重大重点研究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学校发展平台更加坚实,并确保在三年考核期内取得一批省部级以上科研与教学标志性成果。

4.以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教学组织为抓手,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一是坚持党建引领、融入、保障中心工作,统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到精准设计,出台《宁波工程学院2018年基层党组织精准建设实施方案》,制定编排《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手册》。做到精准培训,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工作,除理想信念教育、大政方针学习等内容外,加大对具体业务操作、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培训力度。做到精准落实,深化“一支部一品牌”党建特色品牌创建活动,并结合专业特色等元素,各基层党组织分类制定《精准党建行动建设清单》。做到精准督评,修订《二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专项考核评价指标》,组建专项督查组,开展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建设,压实基层党组织责任,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二是贯彻落实《宁波工程学院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管理办法》,继续大力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总结各二级学院教学基层组织建设中的有效经验并加以全校性推广,出台基层教学组织工作实施细则;开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工作培训指导及交流,提升专业负责人能力;与全校60个左右基层教学组织签订年度教学考核目标;成立基层教学组织考评小组,加强过程监督,并进行年度考评,考评结果反馈到二级学院,作为学院推荐先进基层教学组织依据,连续两年考评结果作为基层教学组织突出贡献奖评选依据。通过以上举措,在制度上保障和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培养一批优秀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促进教学规范、教学质量、教学成果上一台阶。

5.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目标,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以集中换届为契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以中层领导班子换届为契机,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和事业发展,拟定新一轮机构设置及中层干部聘任方案,精准设岗、选拔与聘任。二是以教育培训为抓手,锻炼年轻干部队伍。举办为期一年的年轻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采取“集中培训与干部自学相结合,专家导学与干部互学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实现年轻干部精神上有追求、能力上有提升、业绩上有突破。三是以目标激励为导向,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激情。继续强化干部目标管理,已任中层干部建立年度目标,新任中层干部建立任期目标,以精准目标责任考核激发干事创业激情。四是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升干部监督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外出审批、出国(境)审批、干部报告个人事项、干部兼职等制度,加强和规范中层干部日常行为。通过以上举措,进一步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打造一支符合学校事业发展的干部铁军。

(二)继续以项目化管理和目标考核推进全年重点工作

1.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1)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2)贯彻落实《中共宁波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加强党校工作,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标准化建设,推进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加强市思政社科研究基地建设。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易班”平台建设。

(3)弘扬校训内涵和学校精神,完成鹭林河雕塑等校园人文景观建设,举办宁工大讲堂8场以上。推进“一院一品”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验收首批立项项目。改版学校网站,加强内外宣工作。

(4)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开展“清廉宁工”建设。驰而不息纠正“四风”,强化党内全面监督和主动监督。提高审计质量,落实审计整改。加强二级纪委建设,发挥二级纪委作用。

(5)加强民主党派和统战团体的自身建设,筹建致公党支部,做好知联会换届工作。

2.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

(1)组织校级教学成果奖评选,确保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开展教学工作坊建设,提升师资能力,推进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创新。

(3)推进应用型本科建设,做好迎接省教育厅对应用型示范建设高校考核评价的筹备工作。做好各类应用型联盟组织协调工作。

(4)进一步做好应用型大学研究中心工作,提炼宣传我校应用型建设经验与成效。

(5)继续提高满意度答题率,进一步提升两个满意度。

(6)继续推进阳光体育活动,稳步提高学生体测成绩。加强艺术教育工作,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周末艺术沙龙等活动。在各类文体比赛中保持优势项目获奖。

3.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

(1)充分发挥现有学科平台的作用,重点培育2-3个省部级高水平科研平台。成立杭州湾汽车研究院,建成发动机振动噪声研究所。承办国际科技会议1-2场。

(2)以省一流学科中期评估为导向,加强6个省一流学科内涵建设。

(3)完善科研经费管理,争取年度科研到账经费较2017年增长8%-10%。

(4)继续加强联合培养研究生工作,拓展与“双一流”等高水平大学的校际联合培养渠道,增加研究生导师资格,扩大联培规模。

(5)稳步提升学报质量和影响力。

4.人才队伍建设

(1)师资队伍增数量调结构,适当增加人才引进力度,不断完善人员结构,确保各项指标符合审核评估要求。

(2)完成2016-2018年聘期考核工作,做好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任、第七轮绩效工资改革工作。

(3)加强“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能力建设,落实《宁波工程学院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施办法》,做好教师发展系列培养培训工作。

5.学生工作

(1)完善学生奖助勤贷各项工作,突出励志典型宣传。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起与专科医院沟通转介机制,做细危机干预工作。加强文明寝室创建活动,推进书院制建设。继续开展学生校长助理工作。

(2)巩固完善招生改革工作新机制,落实招生督导和招生专员制,建设1-3家生源基地。完成2018年各类招生任务,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

(3)提高就业服务工作质量,建立职业规划和就业工作坊,探索“精准就业”,重点提高就业质量。确保就业率不低于95%,签约率不低于85%,寒门学子实现100%就业,考研录取率达到10%以上。

(4)制定《宁波工程学院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和《宁波工程学院学生会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从严治团,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凝练创新社会实践开展7年以来的工作品牌,新增5个以上实践基地,争取国家级奖项。

(5)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参与度,力争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科技竞赛取得优异成绩,承办1-2项省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建成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展和学生博物馆。

(6)争创市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和省示范创业学院,建设1-2个院级众创空间。开设8-10期创业半月谈,办好第二、三期创业辅修专业,开展4-6期创业技能培训,年培训人数达500人。举办创业成果展和创业集市,组织参加互联网+创业比赛,争取省级银奖以上奖项。增聘15名以上校外创业导师。毕业生毕业一年后自主创业率达到4.5%以上。

(7)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管理与建设,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组织参加省市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制订《宁波工程学院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

6.国际交流合作与服务地方工作

(1)稳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完成中美合作会计学专业的教育部2018年合格评审、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项目的中期验收和美国AACSB认证。稳步推进中美合作信科专业的平稳运行。争取与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合作共建机械、电子等工科专业。

(2)探索留学生联合培养模式,优化留学生结构。新增学历留学生招生专业与学生人数,做好学历留学生人才培养工作。

(3)拓展赴国境外学生文化交流项目,全年实现选派80人赴国外文化交流见习。落实与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学生联合培养协议。主办市级2018甬台大学生夏令营活动。

(4)统筹推进学校英文网页建设。

(5)稳步推进格林纳达孔子课堂建设,促进中格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双方学生交流。

(6)启动第三批“双百工程”工作,汇编来自企业一线的工程实践教学案例。继续推进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建设,形成品牌效应。

(7)加快翠柏校区转型升级,做好先进制造业平台提升工作,完成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和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的一期项目建设,完成“海蓝宝”大创园省级大学生创业园示范基地申报。完成资产公司下属企业的整顿清理。引进外资,启动园区整体形象提升工程。

7.办学条件建设

(1)完成二期二阶段项目竣工决算一审工作,启动政府二审。完成教师公寓和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技术研究中心项目竣工验收和移交工作。完成化工安全实训中心项目中间结构验收工作。完成杭州湾校区一期不动产权申领工作。

(2)做好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实验示范中心/仿真中心培育申报准备。深化实验室标准化、信息化建设。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做好危化品中转站建设。制定大仪设备开放共享及企业化运行实施方案,形成1-2个示范案例。完成升本后报废设备的清查清理。

(3)加强图书馆阅读、信息服务功能,开展“四位一体”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开展图书个性化、针对性采购,完成公共机房改造,推进图书馆各功能区的完善。迎接全市教育系统档案管理执法检查工作,继续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为下一轮进馆验收做准备。

(4)推进信息化建设,实施风华校区人才公寓和装配中心网络建设,开展网络安全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完善校园信息化运行管理规范。

8.管理与服务保障等其他工作

(1)加强依法治校,推进校院两级管理,开展规章制度立废改工作。实施《宁波工程学院信息公开实施细则》,完善信息公开路径。加强工作督办,修订《重点工作督查与工作进展网上通报制度》。加强合同管理,完成各级授权书。加强语言文字工作,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建设。

(2)积极筹措资金,重点争取落实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建设资金和产教融合地方财政配套资金。避免外部预算资金沉淀和预算收回,加强校内预算分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质量。加强采购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推进校内公用零星支出统一定点采购的相关工作。完成报销和审批的线上实施工作。完成新旧会计制度变更。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建立规范与效率兼顾的内控环境。

(3)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提升服务水平。深化完善联勤公司和医务室内部管理与考核制度。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完善水电管理办法,试行对二级学院(部门)水电定额管理。对联勤公司和服务外包单位加强监管并细化考核指标。做好后勤服务与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和改造维修工作。加强后勤文化建设,开展系列活动。

(4)以等级平安校园、治安安全单位创建为载体,开展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加大安全监管力度,提高智能化技防水平,加强隐患排查和预案建设,做好日常安全教育和防范工作,提升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巩固校警支队改革成果,维护学校安全稳定。

(5)加强校友组织建设,筹备成立1-2个市外校友分会和1-2个二级学院校友分会,推动现有校友分会的换届工作。举办校友活动,加强校友联络,完成校友之家建设,出版《百名杰出校友(首卷)》。做好教育发展基金会日常工作,经常性开展资助活动,新增协议资金不低于2017年水平。举办学校王宽诚教育基金项目十周年纪念活动。

(6)切实维护教职工利益,稳步提高教职工收入待遇。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常态化,规范教代会提案工作。推进“六型”工会建设,创建活力分工会和模范职工小家。培育教职工文化品牌,试点开展离退休人员两级管理工作。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弘扬讲实求精的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秉承应用型办学传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奋进,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工程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关闭窗口